新闻动态
  企业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动态  
这个研讨会很硬核,聚焦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电力安全生产与增效
发布时间:2019-06-24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0054

这个研讨会很硬核,聚焦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电力安全生产与增效

  井然 电联新媒 4天前
为推动人工智能在电力企业实际应用,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促进电力生产降耗、增效技术提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评价咨询院(中电联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于6月19日在京召开“2019年人工智能助力电力安全生产与增效研讨会”,会议邀请了行业权威专家、各大电力企业相关技术负责人共同就电力生产中人工智能应用、实施路径与方法、关键技术及落地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人工智能”再次被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19年全国两会,“人工智能”第三次出现在总理的报告中,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动能。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进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对比前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语境,今年的描述从“加快”、“加强”变为“深化”。在国家战略规划中,人工智能已超越技术概念,上升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立足点和新机遇。

中电联电力评价咨询院院长黄成刚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我国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增速换挡,电力生产面临产能过剩、落后产能的淘汰,新能源与常规火电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截至今年4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2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增速比2018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8.2亿千瓦,同比增长6.0%,增速与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2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增速比2018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全国规模以上火电发电量165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速比2018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217小时,比2018年同期降低4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413小时,比2018年同期降低13小时。2018、2019连续两年,政府要求全国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同时,受煤炭去产能影响,全国发电行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提高500亿元左右。成本和收入的一升一降,导致电力企业利润受到双向挤压,电力行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电力企业亟需突破新的增长点。深入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当前的运营难题是符合社会发展和科学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

黄成刚表示,本次研讨会就是为推动人工智能助力电力生产融合发展,搭建人工智能与电力节能增效创新发展平台,让更多电力同仁和科技工作者参与到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中来,为电力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为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提质增效。中电联将始终秉承“立足行业 服务企业 联系政府 沟通社会”的宗旨,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为原则,以提高电力生产效率和满足电力市场及用户多样化需求为目标,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平台功能:通过组织更多、更好地技术交流研讨、成果分享等活动,与电力同仁一起携手持续促进电力工业智能化发展;大力推动“大、云、物、移、智”等先进数字科技在电力工业创新应用,并融入电力生产、运行和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不断提高电力智能管控和智能应用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运营模式,通过增加数字业务新型能力和通用技术的综合应用,提升电力企业运营科学决策水平。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原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胡兆光,北京中电兴华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令嘉,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博导刘大成等,围绕“一带一路”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助力电力安全生产与增效、人工智能在安全可靠供应链中的应用、智慧电厂建设、数字驱动与态势感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上一篇: 2019年几个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 “中电兴华2019年人工智能助力电力安全生产与增效研讨会”在京梅地亚中心成功举办
版权所有:@ 2011-2020 北京中电兴华软件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01917号-1
电话:010-63581189 传 真:010-63581189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大街6号院6号楼6-10,6-11